(资料图)
5月26日,在2023年中关村论坛“RISC-V开源处理器芯片生态发展论坛”上,第二代“香山”(南湖架构)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和“傲来”RISC-V原生操作系统作为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成果发布。
处理器芯片是信息技术的引擎,推动着人类社会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近年来,开放处理器指令集RISC-V以其“指令集应该免费”的宗旨,得到全世界积极响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凝晖表示,2015年起,中科院便率先布局开源处理器芯片方向,实施开源芯片规划方案,引领中国开源芯片生态。目前,中科院已处于开源芯片领域的全球第一梯队,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包云岗介绍,2021年,第一代“香山”(雁栖湖架构)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研制成功,为同期全球性能最高的开源处理器核。同年,北京市与中科院实现战略合作,发挥北京应用牵引和芯片定义的优势,成立了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创新“产学研”协同模式,加速“香山”的技术演进与应用落地。
论坛上,第二代“香山”(南湖架构)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正式发布,于2022年9月研制完毕,计划2023年6月流片。一支联合研发团队正在开展第三代“香山”(昆明湖架构)的开发。此外,已有一批企业正在基于“香山”开发高端芯片,如AI芯片、服务器芯片、GPU等,有望于2025年取得集体突破。包云岗表示,届时,我国企业有望在全球RISC-V新生态中取得领先优势,打通芯片领域国内国外双循环,实现我国高端处理器芯片产业自立自强。
“傲来”RISC-V原生操作系统集成了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相关核心关键技术已辐射至RISC-V开源社区与互联网企业,帮助社区和企业解决RISC-V操作系统的诸多痛点问题。
孙凝晖表示,开源芯片作为应对芯片供应链安全和实现科技普惠世界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开源处理器芯片全球共同体的实践行动,中科院率先布局开源芯片方向,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成果,后续将继续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共同构建开源芯片生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刘苏雅
流程编辑:u028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