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滚动>正文
箱箱共用完成2亿元D轮融资背后:九成物流包装一次性,亟需推进绿色包装零碳循环模式
时间 : 2023-06-13 10:15:47   来源 :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资料图)

近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同期举办的2023零碳循环产业创新论坛活动上,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箱箱共用”)宣布完成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关村科技租赁”)领投,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上海司南园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司南园科”)跟投,本轮融资采取“股权+债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融资2亿元。作为上海重点培育独角兽企业,箱箱共用再次获得融资不仅因其模式受资本方认可,其业务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亦有重要意义。

箱箱共用方面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拓宽行业应用场景,加大全产业链数字化和平台化建设,完善覆盖全国的循环运营网络,为“产业集中度高、成熟度高、环境治理压力大”的重点细分行业提供绿色化、智能化的包装循环服务,为制造业ESG和可持续发展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领投方中关村科技租赁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作为服务中国科创企业的先行者,专注于为中国高成长的科创企业提供租赁、投资和产融结合解决方案,旗下中诺基金结合中关村科技租赁“租投联动”商业模式,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及服务型企业、重资产运营型企业,为企业提供持续稳定、一体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中关村科技租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诺基金董事何融峰表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单一的技术创新不足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由专业的研发企业和专业的金融资本同频共振,才能形成多元场景解决方案。中关村科技租赁与箱箱共用志同道合,双方合作既是以金融创新推动循环包装产业变革的探索实践,也是在产融结合支持零碳循环方面的积极探索,我们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各界朋友携手,共同推动中国零碳循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表示:“经过10多年的全产业链深耕,箱箱共用的‘无界’循环能力开始显现出规模化、网格化、平台化优势,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信赖的物流包装循环服务商,并得到越来越多绿色资本的关注和认可。工业包装及其循环服务网络作为保障工业连续性生产的基础设施,与公路、铁路、水运有着一样重要的战略价值,我们必须加快把有限的自然资源转化成20年可重复使用的循环资源,助力工业制造及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

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各地积极发布地方版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但同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长且复杂,单个城市难以支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全过程、全链条,建立高效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机制迫在眉睫,因此目前拥有完整产业链解决方案的企业并不多。

箱箱共用通过上海的区位优势和长三角一体化协同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涵盖上游研发设计制造、中游循环服务及仓配调的数字化系统,面向下游非危化学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汽车和家电零部件等工业场景提供绿色包装循环服务“解决方案”,从“瞪羚企业”成长为“上海重点培育独角兽(潜力)企业”,从“临港之星”成长为“张江之星”,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全球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领导者”。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最新数据,2021年全球循环包装产业规模达1001亿美元,中国物流包装市场规模约为7600亿元,其中90%以上的包装都为一次性物流包装。中国企业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伴随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由供给驱动向制造业ESG需求的驱动,基于数字化技术创新的绿色包装零碳循环服务模式正在重新定义行业规律和产业价值链,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廖清新表示:“中国是全球产业规模最大、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中心。为制造业构建工业包装大循环体系,离不开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的产业支撑,也离不开循环包装先进产能建设、循环运营网络的建设、包装资产池的投放以及配套物流、仓储、物联网和数字化全方位的配套和建设,如果将我国全社会的工业物流包装从一次性改造为循环与共用,至少需要投入5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这必将是一个资本与产业共舞的新赛道和新舞台。”

标签: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